当前位置:YY分类目录 » 站长资讯 » 资讯文章 » 站长新闻 »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

字节AI出海,再造AI时代的TikTok?(字节跳动技术出海什么意思)

来源:网络 浏览:11次 时间:2024-05-27

探索大模型应用的字节,已经在海外尝到了甜头。

最近,“字节Gauth碾压作业帮”、“Gauth下载量暴涨,仅次多邻国”等消息备受瞩目。据第三方数据统计,4月,字节旗下的AI教育产品Gauth在Google Play上下载量超79万次,并保持着高访问量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SimilarWeb

过去一年,字节旗下子公司和团队面向海外陆续推出了7款基于AI的应用产品,涉及AI对话、AI社交、AI教育等多个领域,在全球化布局上更进一步。

先在海外市场进行测试,再回到国内进行深入推广,似乎成为字节在AI赛道的应用策略。

最典型的例子便是,2023年12月,字节面向海外发布AI Bot搭建平台Coze,几个月后,面向国内正式上线“扣子”。有媒体报道称,字节打算复刻曾经的辉煌,在出海应用层再造一个AI时代的“TikTok”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字节名下的AI应用黑马,可不止Gauth。除了应用层,各种文生图、文生视频模型框架同样占据一席之地。(后台回复“字节”可领取完整工具文档)

那么,字节为何致力于做全球化的AI产品?对于创业者来说,2024年AI出海还有什么新机会?“头号AI玩家”梳理了字节海外AI产品及功能,希望对创作者有所帮助的同时找到问题的答案。

月访问量持续上涨,

AI应用墙内开花墙外香

拥有TikTok成功经验的字节,在AI应用出海上,也比其他企业领先得多。

结合第三方平台数据和下载量来看,字节旗下不少AI应用在Google Play(海外应用下载市场)上都有不错的成绩,并占据不同细分赛道。

从AI对话助手到角色扮演互动,字节在AI应用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押注。

1. AnyDoor(原BagelBell)

AnyDoor是字节推出的AI剧情互动平台,目前仅面向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巴西和菲律宾四个国家上线了应用端。

玩法和“猫箱”相似,用户可以通过AI身份图、角色介绍和故事概要,选择跟不同的AI角色进行互动,并解锁不同的剧情。

图片

其中的AI故事大多为恋爱题材,少部分涉及校园、霸总、悬疑等类别。另外,用户还可以在线定制AI剧本和角色,AI会自动分析并设定不同的剧情内容、开场白和结局。

图片

我们尝试了一下AnyDoor在线版,体验下来,有点像和多个AI玩剧本杀,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目标,一步步达成后才能继续推进剧情。

前有AI小说创作神器MidReal,后有剧情互动平台AnyDoor,海外互动小说赛道是不少泛娱乐出海的首选,而AI技术的加持,也让AnyDoor获得了不少用户留存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SimilarWeb

2. AI对话机器人Cici

Cici,“豆包”的孪生姐妹,是字节面向海外推出的豆包同款,唯一不同的是Cici基于GPT大模型,豆包则是字节自研的豆包大模型(此前名为“云雀大模型”)。

图片

Cici还根据细分场景上线了不同功能的聊天机器人,比如AI绘画生成、编程助手、塔罗牌等。

实测下来,Cici能够在几秒内回答我们的提问,但语音听上去只是一个中规中矩的AI聊天机器人。可以说,在海外竞争激烈的AI ChatBot市场里,很难脱颖而出。

比如,我们同样提出了“说情话”的需求,Cici的声音有点像AI口语陪练员,而豆包的情感表达明显更丰富。

CiCi语音对话能力测试,头号AI玩家,35秒

豆包语音对话能力测试,头号AI玩家,16秒

不过,据此前SimilarWeb数据显示,Cici在上线不久后,曾在阿根廷和秘鲁的应用下载榜中排名第一,迅速占领了AI聊天新兴市场。

3. AI Bot创建平台Coze

Coze是字节对标GPTs推出的AI Bot搭建平台,用户无需掌握编程知识,就能创建和自定义自己的AI助手。

进入到机器人创建页面后,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填写AI机器人的相关设定、功能和工作流程,并上传相应的数据库,以完善AI Bot的功能设定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哪怕输入的内容非常口语,Coze也会自动将用户的提示词进行优化修改,并发布到各个社交平台。

Coze的机器人商店涵盖了学习教育、文案写作、绘画设计等不同类型的AI机器人。另外,Coze还集成了60多种不同功能的AI机器人插件,其中GPT4V、Dalle3、谷歌搜索等插件使用量均超过了40万次。

图片

从数据上来看,Coze的成绩比扣子更出彩,过去三个月,Coze网页端的月访问量超1000万,是扣子的5倍。能够免费使用Dalle·3、GPT4等插件,这一点让Coze使用量持续增长。

图片

Coze.com(Coze)全球总访问量

图片

Coze.cn(扣子)全球总访问量

4.AI智能体平台Chitchop

和Coze不同,Chitchop更像是一个智能体商店,里面放着200多种不同功能的AI机器人。

图片

网站分为AI创作、AI绘图、娱乐有限、学习提升等6个栏目类别,其中访问量最高的内容博士、塔罗占卜、油管创意、小说创作等偏日常娱乐的智能体。

用户可以按照相应的需求找到合适的AI Bot,开箱即用。我们尝试了其中热度较高的“AI写歌”智能体,用户描述完故事后,AI能够根据音律写一段歌词。

图片

单从功能上来看,有点像AI助手工具箱。整个体验很像用户自己搭建的机器人,遗憾的是无法根据歌词,进行多轮追问后修改。

5. 视频剪辑工具Capcut

“头号AI玩家”曾详细介绍过剪映的AI功能,包括一键成文、AI音色克隆、AI配音等等。

而海外版剪映“CapCut”除了基本的剪辑功能外,CapCut还上线了AI剪辑、AI模特、AI海报等生成式AI的功能。相比其他产品,CapCut更多是加AIGC功能增强到已有的应用中。

图片

比如,在AI模特图功能下,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姿势的模特,并搭配不同衣服,AI会一键生成“试衣”状态的模特图。

图片

CapCut的AI Model功能可圈可点,不仅能够一键生成图片,还能够直接变成短视频,再加上CapCut和TikTok平台无缝发布,利好中小商家利用AI批量产出商品图。

6. AI教育工具Gauth

Gauth是字节面向教育赛道推出的AI应用,允许用户拍照上传试题,AI会自动识别题目内容,并分步解答。

除了AI识题之外,Gauth还上线了在线家教服务,用户可以获得AI讲解、AI辅导以及AI虚拟伙伴对话等体验。

图片

Gauth每天可以免费搜题的数量约10题左右,但邀请好友答题就可以获得点数,解锁更多免费解答机会。这一邀请机制或许也是Gauth这款产品在海外下载量持续上涨的一大原因。

尽管国内同样上线了AI教育产品“河马爱学”,但访问量和下载量远不如Gauth。据第三方数据平台SimilarWeb统计,Gauth的日活量一度超过200万,仅次于热门学习产品多邻国。

7. AI相机类产品PicPic

PicPic是一款AI生图产品,上线之初就被拿来对标阿里旗下的妙鸭相机。在生成写真之前,用户需要上传3-8张清晰的正面照片,大约等待15分钟左右,即可获得自己的数字分身。

图片

目前,AI分身类别里内置了多种模版,用户还能通过自定义场景来进行二次创作,生成新的分身。

除此之外,AI图片创作也是PicPic的核心玩法。比如,以图生图为例,点击“AI创作”后,就可以转绘原来的图片风格。

图片

相比妙鸭稳定美颜的艺术写真,PicPic的模版数量对于男性用户更友好。除了数字分身外,还支持文生图和图生图,可玩性上比其他AI相机类产品更高。

不过,PicPic同样是面向东南亚市场上线的AI生图产品,目前暂未在其他区域上线。

AI出海,高歌猛进

2023年下半年,字节成立了Flow部门,作为其AI产品研发的主力。随后,字节在AI领域的动作频频,上线Coze、在教育领域试水、探索模型......

据此前多家媒体报道,字节内部还有多个AI团队赛马,探索AI和商业化产品的深度融合。

字节还将AI产品推向国际市场,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,这无疑也帮助其进一步扩大了全球市场,增加市场占有率。

和字节类似,结合生成式AI,发力原有业务的大厂,并不在少数。比如,2023年百度上线了AI应用SynClub和Meiya,昆仑万维同样在AI应用上布局已久,瞄准了海外市场。

图片

图片来源:SynClub页面

除了欧美发达国家外,东南亚市场逐渐成为新的出海练兵场。更低的训练成本以及更庞大的潜在用户,让大模型厂商们选择在这里先跑通PMF(产品市场匹配)后,再向其他地区扩展业务。

有意思的是,国内AI市场中会出现更多面向C端的产品,而国外科技企业在产品上的投入较少,更多关注B端业务和大模型的通用能力。

播客频道“OnBoard”主理人Monica认为,国内专注于做大模型的公司对于找到AI应用的“超级入口”非常焦虑,包括后续AI产品营销、社交属性、以及如何做游戏化。

字节在“AI+出海”的探索上也更倾向在C端找到落地场景。

如今的海外市场,无论对于大模型厂商还是个人玩家,都是一片沃土。一位AI产品投资人告诉“头号AI玩家”,以字节AI产品海外增量为例,海外明显更容易跑通PMF。AI时代,用户整体的输入意愿也相较之前强化了很多,付费意愿也更高。

借着AI应用的火爆,不少AI厂商们、个人开发者们将目光瞄准海外,加快了出海的步伐。而没有背靠大厂的创业者或企业们,如何在这片市场上找到新的机会?

前Saas及科技投资人高宁认为,“单点极致”,可能是中国AI公司出海最重要的方式。AI厂商如果能够在某一个细分场景内做到极致,便能形成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。

有独立开发者曾基于Excel推出了一个AI功能“Excel Formula Bot”,它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,把用户输入的问题和条件生成相应的Excel公式。

高宁提到,这个功能或许是科技大厂们顺手做的功能,但这个创业者依然选择从小需求切入,并成功做到了每个月约30万的访问量。

“单点切入”非常重要,在某个领域让创新足够极致,就是验证初期市场适应度(IMF)的有效手段。

对于AI出海公司来说,拥有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,及时调整策略并不断优化产品,是取得成功的关键。

只不过,目前出海的AI应用,还没有诞生真正的现象级应用(Killer App),这也意味着,卷向海外的AI厂商们也不断摸索着方向,并接受市场的规则和挑战。